战争 策略手游单机游戏 2025-02-21 12:37:11 0 0 在抗日战争的战略相持阶段什么成为主要的抗日作战方? 在抗日战争的战略相持阶段,主要的抗日作战方式敌后游击战争。 游击战游击战是非正规作战。以袭击为主要手段,具有高度的流动性、灵活性、主动性、进攻性和速决性,并能广泛动员群众投入战争。 游击战的精髓是敌进我退,敌退我进,敌疲我打,敌逃我追。遵循合理选择作战地点,快速部署兵力,合理分配兵力,合理选择作战时机,战斗结束迅速撤退五项基本原则的作战方式。 游击战在中国有悠久的历史。公元前512年的吴楚之战中,就有游击性质的作战行动。 扩展资料: 中国共产党在对日作战所使用的游击战有几个特性: 1,它主要不是在内线直接配合正规军的正面作战,而是在外线、在敌之后方独立作战,承担著独当一面的战略任务。 3,它不是短期的,而是长期的,贯穿于战争的全过程。 4,它不是“流寇”式的,而是以抗日根据地作依托。 5,它不是孤立进行的,而是与政治、经济、思想、文化斗争相配合。 6,它不是仅仅由正规军承担的,而是有广大人民群众广泛参与。 7,它不是永远停留在游击状态,而是随着战争的进程逐步向正规战发展,使之成为最终战胜敌人的重要因素。 中国在日军敌后的游击战给侵华日军造成了相当的兵员损失,削弱了日军“以战养战”搜刮沦陷区支撑前线的能力。 据1938年8月至1940年5月在华北方面军参谋部任职的加登幸太郎说:“现在回忆起来,笔者在任时,整个方面军一天平均死伤50名。50名虽不多,但一年就有18,000人离开战列,是大消耗战”。 抗日战争的战略主张? 抗日的战略主张有三种,一是速胜,而是讲和,三是持久战。 其中只有第三种是正确的,第一种过于乐观,第二种过于悲观,第三种才是实事求是的战略主张。 论持久战从我国和日本帝国主义的实际出发,全面分析的各自的优缺点。 现在读起来感觉就是进入了上帝视角,因为其后的战争态势几乎是按照论持久战的预测推进发生的,可说是世界上最伟大的阳谋。 就好比是下象棋,几乎是告诉对手怎么走,然后在跟对手下棋,最终还赢了。 日本人也是对此无可奈何,最后只能接受失败的结局。 北伐战争的战略方针? 广东革命政府分析了敌我力量对比和敌人内部矛盾情况,确定北伐战争的战略方针是集中兵力,各个击破。先打吴佩孚,后打孙传芳,最后消灭张作霖。吴佩孚虽是当时最凶恶的敌人,但在北洋军阀中,确是比较弱的一环,由于受到冯玉祥军队的牵制,已经处在南北受敌的状态之中,湖南内部敌人正在发生分化。况且,两湖地区工农革命力量极为雄厚,因此,把吴佩孚确定为北伐的第一个打击对象十分正确。 北伐军分三路进军,在三个战场进行作战。两湖战场是具有决定意义的战场。叶挺独立团,作为北伐先遣部队已开赴湖南前线,为北伐进军开辟了道路。在这个战场上,北伐军以第4、7、8军担任正面主攻,分别占领了长沙、平江、岳阳,至此,北伐军结束了湖南境内的战斗。平江、岳阳失守后,吴佩孚亲自率部队与北伐军在湖北境内的汀泗桥、贺胜桥进行决战,经过激烈战斗,北伐军占领了这两个地方。10月10日,叶挺独立团首先攻城而入,北伐军攻下武昌,吴佩孚部基本被歼。北伐军消灭吴佩孚后,又在江西战场打败了孙传芳。 国民革命军从1926年7月开始北伐,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,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,所向披靡,消灭了吴佩孚、孙传芳的主力,北伐军也由10万人增加到25万人。 战役和战争的区别,战略和战术的区别? 战役指的是一场战斗,他属于战争的一部分,最典型的苏德战争,莫斯科战役、斯大林格勒战役等等都包括在苏德战争之内,战役的输赢有时候会影响战争的结局。 战略和战术的区别就更大了,战略指的是宏观进程,比如夺取某某地区以此获得物资或者截断敌人,再高一点的战略就是以国为主,将国作为旗子,来牵制或者进攻。而战术就简单多了,仅指战场上的指挥官的作战方法,敌人集中进攻,我分兵包抄,这叫战术。 之所以有这些区别,所以军队才有等级制分,士兵只负责打仗,士官管理士兵执行中下级军官的命令,中下级军官负责完成高级军官的命令,高级军官根据战略家们的设想来制定作战计划。 铁锈战争必胜策略? 1、战斗中选择强大的兵种,比如重型坦克、自行火炮、轰炸机等。最强大的兵种,比如飞行堡垒、大蜘蛛、核弹等; 2、如果敌军很多,不要进攻,先防御,按兵不动,如果敌军进攻要反击它们,然后立即进攻将其消灭; 3、可以派几架轰炸机(越多越好),轰炸敌军。轰炸时一定确保空中没有敌军的飞机和陆地上的防空炮塔。轰炸机不会攻击空中的敌人,只会轰炸陆地上的敌人。 收藏(0)